为强化教师党性修养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,积极践行群众路线、主动为民办实事,10 月 29 日下午 2:30-4:00,数字商务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,联合仙村镇社工、竹园村村委工作人员及志愿者,赴仙村镇竹园村、阮海天故居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初心使命”党建教育与为民服务实践活动,以红色教育铸魂,以实际行动暖民心。
集结启航:明确方向,凝聚协作力量
活动伊始,全体党员教师在张丽菠副院长的带领下于竹园村委集合签到。在仙村镇社工何社工、胡社工的统筹下,工作人员有序派发名字贴、红蓝黄绿橙分组卡片及竹园村地图手册,通过卡片分组确定后续游戏与探访协作小组,为活动有序开展奠定基础。随后,何社工进行自我介绍,详细讲解活动整体安排、纪律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,并创建专项沟通群,确保活动过程中信息传递及时、协作高效,全体参与人员迅速进入“红色学习+为民服务”的状态。


红色铸魂:走进故居,感悟先辈初心
下午2:50,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全体党员教师与社工前往阮海天故居——这一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红色教育基地。踏入故居,教师们首先重温入党誓词,铮铮誓言回荡在庭院中,唤醒内心的责任与担当。随后,导游以生动的语言讲述阮海天同志的革命经历:从加入中国共产党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,到扎根基层心系群众、为国家和人民事业奉献终身的感人事迹,同时结合故居内的历史文物,深入解读革命先辈“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”的精神内核。




为民践诺:探访群众,传递温暖关怀
  红色教育点燃初心,为民服务彰显担当。下午3:05分实践活动进入“党员为民服务”环节。胡社工提前为各小组介绍探访对象的家庭背景、特殊需求及沟通注意事项,明确社工将提供路线引导、需求解读等协助,并传授“见面微笑、亮明身份、粤语沟通、身着党员服”等探访技巧,确保服务精准、贴心。



每组由1名教师担任组长,明确分工:2人主导沟通交流、1人协助递送物资、1人记录需求、1人负责拍照。在社工的引导下,各小组前往周边困难群众家中,与群众拉家常、问需求,为群众送上关怀与慰问物资,耐心倾听群众生活中的难题,并现场提供政策解读、情绪疏导等帮助。教师们用真诚的态度、务实的行动,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,践行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群众路线。






总结提升:重温印记,锚定后续方向
下午3:40分,全体人员返回村委集合点,开展座谈总结与红色互动活动。教师党支部书记张丽菠进行简短总结,号召全体教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,坚守教育初心、践行服务使命。1-2名党员教师代表分享感悟,纷纷表示“通过近距离感受阮海天同志的革命精神,更深刻理解了‘为人民服务’的本质,今后将把这份精神融入教学工作,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、服务社会”。各小组依次汇报探访情况,不仅重点说明群众需求及现场提供的帮助,更分享了参与活动的收获与体会——有的组长提到“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,让我真切感受到‘为民服务’不是口号,而是要站在群众角度解决实际问题”,有的则表示 “小组分工协作的过程,既提升了团队凝聚力,也让我学会了更高效地开展服务工作”。汇报过程中,组内教师主动补充记录细节,何社工、胡社工同步协助整理需求清单,活动负责人现场明确后续帮扶跟进人,确保群众诉求 “件件有回应、事事有着落”。
参与教师深有感触地说:“这次党建活动,既是对革命先辈精神的学习传承,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洗涤。从参观故居感悟初心,到探访群众践行使命,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‘党员责任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”



此次党建教育与为民服务实践活动,既是一次红色精神的 “沉浸式” 学习,也是一场为民初心的 “实战式” 践行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数字商务学院的教师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传承红色基因、强化责任担当,把革命先辈的精神转化为教育教学与服务群众的动力,为培养时代新人、服务地方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文/李海东
初审/王乐
复审/张丽菠
终审/沙园松